致力于國家發展進步是當代人間佛教的基本要求
佛教在中國已經走過了2000多年的歷程,在教理、戒規、組織制度和活動儀軌等方面已經形成了與中華民族思想文化和社會習俗相適應的民族特色。20世紀80年代以后,中國佛教在指導思想、教務活動、文教建設等方面
趙樸初人間佛教思想試論
認為實踐人間佛教是中國佛教的當代走向,對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居士的非凡經歷和提出并付諸實踐的人間佛教進行考察,對其要點進行歸納,認為海峽兩岸佛教界對人間佛教的探索和實踐,從整體上豐富了中國佛教的人
玄奘精神與人間佛教
東方佛教文化提倡的凈化心靈、明因識果、止惡行善,儒家提倡的誠意修身、維護人倫道德、實現和諧相處,作為人們提高理性,維護社會秩序及世界和平的指導思想,日益顯其重要。誕生于唐代的玄奘法師,廣學多聞,深通佛
星云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及實踐
有關星云大師的研究文獻綜述自星云大師及其人間佛教思想、佛光山教團進入學術界視野以來,來自大陸、臺灣、海外的研究碩果頗豐,本文試作一番梳理,不妥之處還望各位學者專家老師指正。關于星云大師的研究,二十世紀
星云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
本文從星云大師一生的簡要行事人手,分析了星云提倡人間佛教的緣起:論述了星云人間佛教思想的內涵、核心、特質、建設:最后歸納了星云倡導人間佛教的意義,從而指出了星云在中國佛教史中的地位。
心靈環保與人間佛教
論文探討了心靈環保與人間佛教的關系,認為人間佛教是把佛陀的本懷、佛教的基本精神,與現當代社會條件和信眾現實需求較好統一起來的一股的佛教思潮,因其契理契機,逐漸發展為現當代佛教發展的主流。而人間佛教的切
現代中國佛教世俗化之探微——關于人生佛教、人間佛教、人間凈土思想發展的一些思考
世俗化是現代宗教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現代中國佛教也在經歷這個過程,人生佛教、人間佛教、人間凈土思想的產生、發展是其突出表現。本文以太虛、印順和星云三位佛教思想家和實踐家為代表,著重探討現代中國佛教世
現代性視野中的人間佛教
鴉片戰爭以后,中華民族產生了一系列的救世思潮。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時候,這些思潮逐漸凝聚成“科學”與“民主”兩面大旗。人間佛教思想的產生與發展,是這股思潮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近百年的發展,人間佛教
太虛與人間佛教的理論建設
任何宗教組織都有其超越凡世的一面,也有其涉世的一面。佛教也不例外。它分別彼岸和此岸、理想的極樂凈土和現實的污濁塵世,誘導人們絕塵棄世,入佛超凡。至于此岸世界的蕓蕓眾生是否真能超越現實的茫??嗪6_莊嚴
如何建設人間佛教
本文是一九七七年四月星云大師在臺南育樂活動中心關于人間佛教的開示?!?
人間凈土與和諧社會
佛法是心法,是心靈凈化的靈丹妙藥。佛陀一代時教開顯無盡法門,都是在令眾生“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币孕牡氐膬艋瘉砹钜缊笄鍍?。所以佛法就是凈心凈土之妙法,一切法門都是廣義的凈土法門。我們用清凈之心,既
人間佛教與佛教的現代化
與俗世結合、關注人生,是佛陀興教的主旨,中國佛教稟承了印土佛教的精髓,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注重入世的人間佛教。隨著社會發展,中國佛教的這種人間化傾向有愈來愈強的趨勢。本文就中國佛教如何現
人間佛教的思考
自太虛大師高舉人生佛教的旗幟后,在兩岸三地佛子的共同推動下,基本成為當代漢傳地區佛教思想的主流。全面了解人生佛教,也就把握了當今教界的脈動。本文從宏觀上談了人生佛教,為大家認識人生佛教提供一個思路。
淺談《楞枷經》的“人間佛教”思想
“人間佛教”是太虛大師倡導的佛教在現當代社會發展的一條嶄新的線路,它立足于現實的人、人類社會、人類生活的改善及進步?!独阗そ洝肥嵌U宗的根本經典,其中的如來藏、宗說并重以及佛陀不舍眾生的思想,都彰顯出濃
淺論“人間佛教”思想
人間佛教”思想的提出將近一個世紀,在理論與實踐上有很多探索。已故的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在《中國佛教協會三十年》的報告中指出:提倡人間佛教思想是解決當今中國佛教向何處去的基本途徑。這一思想對于當前的
彌勒信仰與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既須應時契機,適應現代社會人心,又須契理——契合佛陀教法,這需要論證發揮佛陀即世間而出世間,亦即惠能大師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原理,又須從佛經中找到實踐人間佛教的圣者,作為榜樣。佛
論人間佛教與城市文明
本文通過對20世紀中國佛教參與社會建設的思考及其種種實踐活動,強調人間佛教思想正是佛教參與社會的理論建構,才能使佛教教化功能在現代社會中得以充分發揮。我們今天討論通過深化“人間佛教”實踐、參與當代中國
略談早期“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
人間佛教運動發端于20世紀初期,到20世紀80年代以后,己經在兩岸三地發展成為超越派系界限、超越地區劃分的佛教主導潮流,無論是佛教界、學術界還是宗教管理部門,凡涉及中國佛教的現狀和未來發展,就無法回避
立足于人間佛教 立足于凈化人心——“佛教與環?!毖葜v會評述
8月25日到27日,中國佛教協會在普陀山舉辦“佛教與環?!敝v演會,來自各地的佛教長老、專家學者和青年法師歡聚一堂,就“佛教與環?!眴栴}發表論文,或給予點評,發揮高見;中國佛教協會組織有力,普陀山佛教協
健康佛教是人間佛教的必然走向
由太虛大師開創的人生佛教和人間佛教是近現代佛教的主流,關注現實人生,切實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使佛教充分發揮其離苦得樂的作用,這不僅是佛教的宗旨,更是眾生的需要。人間佛教的特色便是玄虛到切實,在時間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