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禪宗史——壇經之成立及其演變
『壇經』為慧能大師所說,弟子法海所集記,這是『壇經』自身所表明的。過去,以明藏本『壇經』為唯一的『壇經』。到了近代,燉煌寫本(斯坦因五四七五號,編入『大正藏』卷四八)發見了,日本的興圣寺本,大乘寺本等
中國禪宗史──曹溪禪之開展(下)
慧能及門下所傳的頓法,再從內容來加以分別觀察,這是南宗頓教的根本問題。
中國禪宗史──曹溪禪之開展(上)
慧能在韶州行化四十多年,予禪宗以極深遠的影響。當時僻處嶺南的弟子,雖傳下法海、志道等名字,但事跡不詳。他們的貢獻,是《壇經》的集成與傳出,及有關慧能事跡的傳說。發展曹溪頓教而成為大宗的,屬于中原及江南
大乘佛教在西域的興起
自阿姆河到印度河,一直是民族關系特殊復雜的地區。亞歷山大和塞琉古兩個帝國相繼衰落以后,來自地中海東岸的希臘人建立了大夏國(巴克特里亞),帕提亞人以伊朗為中心建立了安息國(帕提亞),還有越過帕米爾來自祁
漫談儒釋道“三教的融合”
當我們問什么是中國傳統文化時,大多數人會不加思索地回答道:儒家思想。這是由于有漢武帝接受衛綰、田蚡、董仲舒等人的意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又有自南宋末至清末約六百余年間,作為官方思想的“理學”,是以
中印佛學源流略講
佛教可以分為南傳北傳兩大流派,南傳佛教以小乘為主而北傳佛教則以大乘為主。后者又可分為中道緣起為中心的藏傳系統及以如來藏緣起為中心的漢傳系統。研究傳統典籍須通中文、藏文、梵文、巴利文等佛教語言,了解現今
清代佛教
清代佛教是從清順治元年(1644)至宣統三年(1911)共二百六十八年間清朝一代的佛教。清朝對于佛教的政策幾乎完全是繼承明代的。首先在管理方面仿照明代僧官制度,在京設立僧錄司,所有僧官都經禮部考選,吏
明代佛教
明代佛教是從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至毅宗崇禎十七年(1644)前后二百七十六年間朱明一代的佛教。
元代佛教
元代佛教,是指元世祖即位至順帝末年的百余年間(1260—1368)蒙古族在全中國范圍內建立元王朝時期的佛教。為了敘述方便,將元朝未正式建立以前蒙古時代的佛教也在本文內略加敘述。自十三世紀初葉,元太祖成
金代佛教
金代佛教是指公元 1115—1234 年間女真族統治中國北方地區建立完顏王朝時代的佛教。女真族在開國以前,就已有了佛教信仰的流行,這是從它鄰境奉行佛教的高麗、渤海等國傳入的。迨建國后,它以武力滅遼,又
遼代佛教
遼代佛教是公元 916—1125 年間契丹族統治著中國北部地區建立耶律王朝時代的佛教(耶律王朝初號契丹,于公元 947 年改號遼,后曾一度復號契丹)。
宋代佛教
宋代佛教是敘述從宋太祖建隆元年到衛王祥興二年(960—1279)三百二十年間趙宋一代的佛教。
五代佛教
五代佛教是敘述從公元 907—959 五十余年間,經歷了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朝代的佛教。這時中國又南北分裂,北方是五代更迭,南方則先有前蜀、吳、吳越、閩、南漢,繼有荊南(又稱南平)、楚、后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是指從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到哀帝天祐四年(907)二百八十九年間李唐一代的佛教而言。
隋代佛教
隋代佛教,是從隋文帝開皇元年( 581)到恭帝義寧二年(618)中國隋王朝一代三十七年間的佛教。隋、唐時代是中國佛教的大成時期。隋代雖然立國不久,但在政治上統一了南北兩朝,各種文化也出現了綜合的新形式
南朝佛教
南朝佛教,包括從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到陳后主禎明二年(588)中國南北分裂時期,在南方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的佛教。
西晉佛教
西晉佛教,是說從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到愍帝建興四年(316)建都在洛陽,共五十一年間的佛教。在這個時期,著名的佛教學者竺法護、安法欽、彊梁婁至等人分別在敦煌、洛陽、天水、長安、嵩山、陳留、淮陽、相
三國佛教
三國佛教,包括公元 220—265 年間魏吳蜀三國時代的佛教。其中,魏繼后漢,建都洛陽,一切文化都承后漢的余緒,所以魏代的佛教也可說是后漢佛教的延長。在這個時期,有天竺、安息、康居等國的沙門曇柯迦羅、
后漢佛教
后漢佛教,是佛教流行于中國最早的一個階段。佛教最初傳入漢土,年代確實已難稽考。但古來佛教徒間流傳著漢明求法、佛教初傳的史話,同時也傳說漢明之前佛教即已傳入,兩說各自發展。最后,漢明求法說頗為一般佛教徒
東晉佛教
東晉佛教是從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到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共一百零四年間的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