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4日,峨眉山佛學院禮請樂山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專任教師、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張茂一老師來我院舉行講座。本次講座是我院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講座主題為《馬克思早期哲學思想的轉變及其哲學體系的構建》,佛學院全體師生參加了講座,講座由學院教務部主任諦道法師主持。
張老師從馬克思的大學生活以及早期的工作經歷這一階段開始進行講解,讓大家了解了馬克思早期哲學思想的主要起點——黑格爾哲學,這是馬克思加入青年黑格爾派后,開始脫離浪漫主義文學和法學研究,在具體現實世界中實現理想的時期。隨后張老師講到馬克思開始脫離青年黑格爾派,并在博士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與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區別》中揭示了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與伊壁鳩魯學的自然哲學兩者之間截然相反的地方,證明了伊壁鳩魯主張人應該在精神上追求獨立和自由的獨創價值。一方面,馬克思繼承了伊壁鳩魯的古典自由主義,另一方面,馬克思批判伊壁鳩魯的抽象自由觀。馬克思這時已經與同時代的青年黑格爾派的自由主義立場有所不同,雖然都是主張人的自由,但是馬克思更主張主權在民。
接下來,張老師講到了馬克思哲學思想的正式轉變是在《萊茵報》擔任編輯的這一時期,而馬克思哲學思想的轉變完成則是在《德法年鑒》擔任主編這一時期。馬克思進一步從市民社會思考問題,質疑國家是抽象精神的表現,表明他徹底擺脫了黑格爾的影響,也就從歷史唯心主義轉向了歷史唯物主義。張老師講到,馬克思哲學思想體系的構建是基于批判,一是批判費爾巴哈,建立歷史唯物主義框架,二是批判德國哲學,全面闡釋歷史唯物主義。
最后,張老師從立足中國現實,解答時代問題的實踐哲學;關注群眾利益,貼近人民生活的大眾哲學;遵循客觀規律,駕馭復雜局勢的“辯證哲學”;聚焦現實矛盾、突出改革創新的發展哲學這四個點詳細講解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新發展典范。
主辦單位:峨眉山佛教協會|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禪院|郵編:614200
峨眉山佛教協會電話:0833-5590995
川公網安備 51118102000121號
|
蜀ICP備07002121號-1
您是本站第14941367 位瀏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