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佛教網消息:2017年10月21日—22日,峨眉山佛學院禮請四川大學宗教所段玉明教授來院開設專題學習講座。在這兩天時間里,段教授為佛學院學僧及眾善信居士帶來了四場內容豐富的知識講座。
第一場講座在行愿堂進行。段教授作了《道教形成,發展與演變的中國化方向》專題講座。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于東漢中后期正式形成。形成并逐漸發展起來道教在中國歷史進程中又發生了怎樣的演變過程?在此,段教授詳細講解了道教思想淵源、道教的基本教義、立教宗旨(仙道貴生,無量度人),道教從東漢時期到宋代,在政治、豪門貴族、外來文化等影響沖擊下,其思想理念、傳播地區、組織形式發生的轉變。尤其是在宋代,面對社會的根本轉型,道教由重視外丹轉變為重視內丹,由提倡出世變為入世,在世俗中內修外練,達到天人合一。段教授對道教全方面的講解,并具體介紹了東漢時期的太平道、五斗米道及宋代北宗和南宗的幾個重要道教派別的教理及發展,使在場學僧、居士對道教發展理路有整體性認識。
最后,段教授指出,道教產生的所有元素都來自中國傳統社會,其每次發生的重大演變都與中國社會密切相關,道教始終與民間保持良性、積極的互動作用。道教倡導的天人合一理念在我們今天的時代仍具有積極的作用。作為一種文化軟實力,道教及其文化應該走出中國、分享于世界。
21日下午及22日全天,段教授在佛學院教學樓三樓研究生教室為佛學院研究生、居士講述《中國佛教史概述》。
與土生土長的道教不同,佛教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早在兩漢時期,已有佛經通過北方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和南方絲綢之路三條重要路徑傳入中國。作為當時一種時髦信仰,佛教主要在統治階層上層流布,直到漢末,佛教在中國的影響力劇增,受到底層老百姓的歡迎。從兩漢至清朝,伴隨中國整個封建時期歷代王朝的興衰,佛教在中國也歷經了佛經翻譯(魏晉)、佛經講說(南北朝)、宗派形成(隋唐)、禪宗分衍(兩宋)、禪教融合(元明)、世俗化(清朝)等一系列發展演化,在此演化過程中,佛教與儒家、道教也經歷了一個從相爭、合流、混融、磨合的過程,最終在元明時期,佛教與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融合發展,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局面。但“三教徹底走向合一,乃至別的學術思想派別皆被整合進來后,佛教的真質本以由之模糊,個性逐漸退隱,傳統佛學也即走到了盡頭——在唯理層次上,已經沒有更大的回旋余地——故導致了近代人間佛教的行重于理?!庇谑浅霈F了近現代佛教復興運動,如楊文會、太虛、印順、星云等的濟世運動。太虛大師提出的人生佛教對當代佛教發展影響深刻。
段教授言簡意賅,提綱挈領為大家梳理清楚佛教在中國從古代到當代的發展史,并重點講述了一些宗派的學說教理,其中不乏真知灼見,引人深思,講解時還穿插豐富多樣的佛法故事,妙趣橫生,課堂很生動,大家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對佛教義理也有了更為真切的體驗和深刻的體悟。
主辦單位:峨眉山佛教協會|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佛禪院|郵編:614200
峨眉山佛教協會電話:0833-5590995
川公網安備 51118102000121號
|
蜀ICP備07002121號-1
您是本站第14788258 位瀏覽者